心有山歌结 笔端溢浓情!陈兴德:五十载的坚守,为客家山歌传承不止步...

时间:2024-11-15 06:56:07 来源:时讯视界

50年如一日坚持山歌创作的业余作家陈兴德。

一句“自古山歌松口出”,结笔道尽了山歌与松口的端溢德载的坚j9深刻渊源。历史上,浓情松口古镇唱山歌蔚然成风,陈兴传承也涌现了诸多拥有捷才的不止步山歌手,如饶金星、山歌守为山歌梁带英、结笔温莲昭、端溢德载的坚卢月英等。浓情一代代山歌手,陈兴传承以其热爱之情和责任之心,不止步推动山歌长盛不衰,山歌守为山歌佳作不断。结笔本文的端溢德载的坚主人公——今年65岁的陈兴德,就是一位50年如一日坚持创作山歌的人物,他以业余的爱好,写出专业的水平,受到广大老百姓的j9喜欢,也得到过一些珍贵的奖项。

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的陈兴德已开始在手机上创作。

父辈影响 播下山歌种子

见到陈兴德时,记者的第一印象是:童颜鹤发,精神矍铄,言语谦逊,平易近人。“我与山歌的渊源,要追溯到我的父亲陈扬明和饶金星老先生。”谈起与山歌结缘的故事,陈兴德娓娓道来。

上世纪70年代,陈兴德正在老家读高中,其父陈扬明从广州回到家乡松口中学任教时,带回了他编著的《怎样写山歌》《榕树头下》《李桂妹和陈阿良》《梁山伯与祝英台》等10本山歌专著。闲暇之余,陈兴德常常翻阅,逐渐亲近山歌,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人称“山歌王”的饶金星与陈扬明是好友,两人交往甚笃。在周末走村串户卖完豆腐后,饶金星就会到陈家,与恰好从学校放假回家的陈扬明交流山歌创作,并时常在陈家引吭高唱山歌,即兴的演唱、嘹亮的音调、诙谐的唱词,深深地吸引住了陈兴德。日积月累,热爱山歌的种子在陈兴德的心中慢慢发芽、成长,越来越根深蒂固。

受到父亲和饶金星的耳濡目染,陈兴德在业余时间就开始了创作山歌,并常常得到二人的点拨和指导,创作能力日渐精进。2001年,陈扬明去世,留下了“没能把家乡宝贵的文化遗产松口山歌汇集成书留给后人”的遗愿。“我一定要帮助父亲完成遗愿。”陈兴德说,2002年,他与友人合作,把父亲生前留下的山歌资料整理编著,又加上后来他向松口山歌手采集、整理的山歌,汇编出版了第一本松口山歌专集《客家松口山歌》。

自身经历 汇成创作源泉

陈兴德1972年高中毕业后,回到老家农村耕田,7年的历练,使他成为了干农活的一把好手。1979年,他重新拿起书本,考取梅州师范学校再深造两年。毕业后在松南公社小学任教,担任语文老师5年,并在职修完大专学历。接着,陈兴德调往松口中学当历史老师,执教鞭12年。后调往梅县教育局直至2017年退休,其间曾担任梅县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10年。“丰富的农村经历和教学生涯,成为我日后创作山歌的重要题材。”陈兴德说,他对农村有感情,对教育有体会,很多生活感悟和人生思考,都诉诸笔端,形成一首首山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1971年写下第一首山歌以来,50年间,陈兴德笔耕不辍,总共创作了300多首山歌。2013年,他将原创的部分山歌作品结集汇编成书,取名《八月十五月儿圆》。记者翻开该书注意到,该本山歌集共43首,分为5辑,他写的山歌,内容主要是歌颂祖国、赞颂家乡,歌唱爱情、倡导文明,他巧妙地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进行创作,文字淳朴,感情真挚。

婉转柔润的松口山歌,有着“又甜又软糯米声”的美誉,陈兴德一生深受她的滋养,又为她的丰富发展而挥洒热情和精力。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陈兴德并不单埋头致力山歌文学创作,还曾深入研究松口山歌,倾注了他对山歌发展的思考,并写成专业论文《松口山歌的源流、特点与展望》,被广东省内多家文艺刊物转载。

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独幕山歌剧《青松山下》。

不懈努力 还将继续耕耘

从小在父亲书房浸淫文学理论,对于选材的艺术、情节的构思、人物的塑造、语言的运用和诗歌的意境,陈兴德都有所体会。随着人生经历和创作经验的不断丰富,他的创作路径已从客家山歌,延伸至山歌剧、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后来,陈兴德的两部独幕山歌剧《田寡妇相亲》《情恨悠悠》和一部分五句板制作成VCD音像制品先后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盼望》由客家学研究学者谭元亨作序,谭元亨评价该作品集是“新春中绽开的一朵鲜花”。

陈兴德出版的书籍。

陈兴德收藏的曾刊发自己作品的书籍,堆满了书橱。

在陈兴德家中,有一个书柜特别引人注目,里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奖杯、奖牌、荣誉证书和收录其姓名、作品的“大部头”。记者注意到,上述物件很多是他作品获奖的见证和对他孜孜创作实践的肯定。

今年65岁的陈兴德,就是一位50年如一日坚持创作山歌的人物,获奖众多。

对于获得的殊荣,陈兴德始终平淡视之。他常常评价自己“才疏学浅,缺乏灵气”,但一直很珍视这些奖杯、奖证和“大部头”,从未沾沾自喜和到处炫耀,只是当成创作路上的砥砺。“我是业余的,坚持创作都是兴趣使然。这是对我的巨大鞭策,我还会不断学习,不断深入生活,一直写下去。希望影响和带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乡土文学,繁荣山歌创作,保护传承好客家山歌。” 陈兴德说。

文:梅州日报记者  林德培

图:梅州日报摄影记者  吴腾江

编辑:罗欢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