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侨批还原客家先贤血汗史!听《天风海雨梅花渡》主创讲述台前幕后的故事…
编者按:广东汉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还原海雨后广东三大剧种之一,也是先贤血汗九游客家人的大戏。近日,史听述台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排,天风该剧以梅州客家人下南洋故事为题材,梅花是渡主一部讲述客家历史文化故事的纪实剧目。本报记者将持续走进剧组,创讲采访剧组主创人员等,故事了解剧组的侨批前幕幕后故事。
导演在现场执导排练。还原海雨后
“导演,先贤血汗您听听目前的史听述台九游音乐唱腔设计搭配上演员的表演……”
“钟老师,您看曲调改成更生活化一点怎么样,天风比如哒哒嗒……”
在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排练现场,梅花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广东汉剧著名作曲家钟礼俊正在对剧目创作进行讨论。记者走近两位主创人员,听听他们对于剧目的思考。
作曲家在现场指挥乐队配合。
在新编大型广东汉剧《天风海雨梅花渡》排练现场,张曼君和钟礼俊在对剧目创作进行讨论。
导演张曼君:以广东汉剧重现客家风土人情
这是导演张曼君首次执导广东汉剧。在张曼君看来,广东汉剧虽与其他四省汉剧根出同源,但其在表演方式上更为温婉、绵长细腻,体现着客家的风土人情和世界观。
国家一级导演张曼君。(罗伟新 摄)
三年前接到这个题材邀约的时候,她还是有些犹豫的。“关于侨乡,特别是侨批这类的题材,很多地方已经有所演绎。但我也是客家人,出生于江西赣南,所以我对客家人的习俗、人情都是比较了解,客家客乡的侨胞现象、侨批现象,或许以广东汉剧来演绎,又能表现出独特的客家风采。”张曼君说道。出于这样的追求,在剧目的呈现上,创作团队非常注重对梅州本土的风土人情的再现,有意识地将剧目与客家紧密结合起来,故事落脚点就在梅县区松口镇,将更好地诠释客家人的勤劳善良、脚踏实地的精神品质。
张曼君认为,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队伍阶梯完整,呈现出现在和未来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次剧目中参演的是团队中更为年轻化的队伍,在排演现代戏上的经验则相对薄弱一点。 “《天风海雨梅花渡》既需要演员表达生活放松的状态,又要呈现汉剧的姿态,是非常微妙复杂的,年轻的队伍要表现客家人生活态度,风俗人情,尤其是生活体悟、阅历经历,是需要逐步地去充填,推动他们早日走进生活的这个源头当中去,才能更好地塑造好人物形象。”张曼君说。
作曲家钟礼俊:以音乐唱腔展现人物饱满情感
谈及《天风海雨梅花渡》的音乐唱腔设计,作曲家钟礼俊直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新的突破。如何保留广东汉剧的传统声腔,又要体现生活化,接地气的感觉,是钟礼俊面临的难题。
广东汉剧著名作曲家钟礼俊。
经过反复研究比对,钟礼俊最后敲定引用广东汉乐《博古》,以广东汉乐为基调,以板腔为主体进行创作。他对曲牌旋律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和处理,使得作品中的板腔和音乐的丰富性表现得以交融彰显。“广东汉乐是传统的客家音乐,与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广东汉剧的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博古》是广东汉乐传统名曲,客家筝曲,以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客家传统艺术文化再好不过了。” 钟礼俊表示,他还加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传统小调小曲,从中选出合适的几个音符进行创作,在第一场戏《批来了》的音乐上,就加入了松口山歌的元素。
在声腔的创作上,钟礼俊力求使演员的表演情感饱满。此次剧目中,生、旦、丑 、公、婆、净(红净、乌净)七大角色都将在台上演出。钟礼俊表示,这在近几十年的剧本创作中都是少有的,七个角色的声腔都不一样, 音乐和唱腔既要以情动人,柔美动听,又要考虑每个表演在布局上的完整性和人物唱腔的丰满性,以旋律塑造出符合人物内心的音乐形象,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性。
图文/梅州日报记者:黄钰然
编辑:杨乔颖
- ·水产分拣加工中间启动试产,南沙建树“蓝色粮仓”迈入新阶段
- ·在方寸棋局中勇毅前行!他是梅州市第六届“自强不息好少年”黄文桔
- ·洪涝灾害后,如何预防疫病?来看梅州市疾控专家相关提醒→
- ·6月14日,梅州市公安局上线《行风热线》,欢迎来交流!
- ·“西北西北中,发达到广东”——圣一农业走进广州五粒星科技食物
- ·梅州全面开展城乡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五类房屋为重点排查对象
- ·平兴高速发生路面断裂沉陷迹象、梅平高速田兴互通路段发生塌方!注意绕行
- ·梅州全面开展城乡自建房隐患排查整治!五类房屋为重点排查对象
- ·霸王茶姬赴美IPO,拟筹资1亿美元
- ·农作物洪涝灾后如何减损补救?梅州农业专家支招啦!
- ·6月20日起,梅州西站将实行新列车运行图!
- ·今天还是雨雨雨!连日大范围降水,土壤含水量饱和,谨防地质灾害!
- ·寒潮来袭!广东多个高速公路路段受雷暴影响
- ·守好养老“钱袋子”!三宗典型案例揭秘诈骗“套路”
- ·“龙舟水”以来,梅州全市累计平均雨量195毫米,比常年偏多36%!
- ·太阳将“复工”!预计22日起龙舟水结束,转晴热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