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这所985高校即将落地广东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
高等研究院
建设工程项目一期
施工总承包Ⅰ标段
正式启动招标!重磅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等研究院”)建设工程项目一期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永乐路与新岭路交会处东北侧,项目计划总投资超24亿元,校即九游用地面积约9.17万平方米,将落总建筑面积为27万平方米,地广东总办学规模约为3000人。重磅
鸟瞰效果图。校即
项目分一、将落二阶段实施,地广东其中,重磅一阶段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所高包括研究生培养用房、校即九游复合功能用房、将落科研机构用房、地广东架空层及连廊、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等。学校建成后将形成完备而丰富的校园功能格局,有效支撑高研院新阶段建设发展。
主楼效果图。
高等研究院建设团队综合场地条件,设计提出“一体两翼”的规划结构:中部为公共共享的功能单元,左翼为教学实验单元,右翼为科研产业单元,形成清晰的、动静分明的功能分区。规划结构体现了对场地形态、城市景观空间、文脉传承、科研空间的需求。
功能划分。
清晰的规划结构,也体现了内外分明的流线关系。院区中部为公共开放的界面,两翼为科研人员与物流流线。位于中部的体育馆、国际交流中心可面向城市共享,同时满足现代院区的开放性和科研空间对流线安全和效率的需求。
学校所在的龙华大浪茜坑水库片区,拥有“一山四水六河”的生态优势和高度契合的专业优势,1小时内可辐射穗莞深港惠汕科创地区,半小时内便捷抵达深圳市中心区、高铁城际站及机场,具备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办学特色
区别于传统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高等研究院以研究生、博士生的培养为主,同时下设多个研究中心与科研平台。
高等研究院将聚焦“电子信息+”,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通信、区块链、量子信息等领域,打通科技前沿人才与大湾区产业高端应用人才培养链条,培育极具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未来能引领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引领性人才。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平台
高等研究院着力加强校企合作,与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校内和校外联合教学科研平台,吸纳社会资源共同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多学科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通过电子信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设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智能系统技术领域课程与实践体系,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制化培养模式。
“校内+校外”双导师制
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构建“校内+校外”双导师制,聘任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团队优势互补,打造高校学者与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导师队伍,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团队,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共建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是市校合作的重要内容。高等研究院以“国际一流的电子信息研究院”为发展定位,将聚焦电子信息领域,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和联合技术攻关,积极促进优秀高校科技资源与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目前共有电子信息专业智能通信网络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光通信与光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机械专业智能制造与设备、智能控制与工业互联网等招生方向。
2020年9月,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举行首届开学典礼,招收研究生新生240余名。2024年3月30日,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研院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目前,高等研究院过渡期地址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银星智界二期。
- ·激活社会慈善热情 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 ·太热血了!1.5万球迷现场感受五华浓烈足球氛围
- ·政务服务,“极简办”!梅州推行“极简审批”改革!
- ·丘成桐院士获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 ·广州药品追溯管理全面升级,4月1日起医保购药需实名认证
- ·火速围观!自费报销最新消息,事关每个梅州人!
- ·万余球迷涌进五华惠堂体育场 梅州客家惜败上海申花
- ·闻“汛”而动!汕梅高速全力打好汛期“主动仗”
- ·广铁迎来假期客流最高峰,今日预计发送旅客285万人次
- ·为生命“续航”!今年我市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是这位小伙子!
- ·让花季青春不迷茫!市妇联组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巡回课堂首场讲座开讲
- ·东莞日报社一行到梅州日报社交流
- ·预计9月具备通车条件
- ·全市征集!梅州地方文献!
- ·“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报名19日开始!梅州全域继续被列入实施范围
- ·市国标舞协会斩获金奖!2023年梅州市广场舞大赛总决赛落幕